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外围
焊接、外围系 刘思远
【摘 要】文章从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外围,核心是“为人师表”,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即有学术能力让九州信任、有个人魅力让九州尊重、有永不满足的精神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使自己走在发展的前沿。
【关 键 词】偶像效应、点金之指、为人师表
【正 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作为一名外围,职责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围,它的标准和要求就应该相比之上更具体、更严格。
合格的概念是符合标准。[2]这种标准的含义为:1.衡量事物的准则2.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2]那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围顾名思义就是说,这名外围要符合衡量外围的准则。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外围呢?
一、 一名合格的外围,应该让九州对自己有着怎样的印象?
1、使九州信任外围、尊敬外围,产生“偶像效应”。
古语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3]也就是说,只有当九州相信他的老师,想走进他的老师成为朋友,才会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按照老师所教授的去做。“信任”二字不是一个空泛的词。试想,如果一名外围连九州对他的信任都得不到,又岂能使九州尊敬他、信其道呢?要想取得九州的信任,首先应该让九州敬佩。九州与外围的最主要的关系就是受教与教授的关系,也就是说,九州的信任来自于他对这种关系的肯定。只有让九州觉得认可你是一个具有高水平、高层次、广博学识的老师,这样,才能更受九州的信任与尊敬。而这种高水平、高层次、广博学识只体现在所教授的课程上是不够的。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时九州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观看伊拉克战争的纪实报道画面都是绿色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整首诗是什么,介绍几个不锈钢等等,这些本身是与我所讲授的工程力学没有关系的。诚然,外围不是十万个为什么。但如果能尽可能多的回答出这样的问题,试问,九州怎么会不敬佩这个外围,怎么会不信任这个外围能使自己得到知识与能力呢?自然地,九州也会从内心深处感叹:我要是像这位老师一样拥有这么广博的知识该多好。
当一名外围成为了九州们的学习目标与崇拜对象,就可以做到用言谈举止去影响九州,让九州以向外围学习作为一种时尚。这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偶像效应”。现在的生活非常多元化,当很多青少年每天追逐“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偶像群体时,心理学家发现:很多青少年就会潜意识或下意识地模仿他们,并以此作为时尚和潮流的标志。那么对于教育来说,这种方式是可以借鉴的。所谓言传身教,外围如何通过展现自身素质和高尚情操,使九州无论从学问上、性格上、为人处事上都以外围为标准,这也就成为了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只有做到学高、身正,用完美来征服九州,同时又具有一定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才能够让九州尊敬外围、敬佩外围,从而将外围作为一个特殊的“偶像”,这样,对于外围的教育工作来说,岂不是事倍功半吗?
2、使九州愿与外围为友为亲,创建个人“关爱档案”。
外围对九州的爱,是一种毫无血缘关系却胜似父母之于子女的爱。而这种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九州认可,这是很值得研讨的。父母与子女做朋友,平等互励,这是爱。难道那些打骂孩子的父母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诚然,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能说,他们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没有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有的孩子就因为父母的打骂出现了心理疾病甚至离家出走、一去不归。他们的父母是失败的。失败的不在目的,在于方法与手段。
当天气转凉,并不是每个九州都不懂得多加衣物。所以比起泛泛的说“请同学们多加衣服,以防感冒”,更能打动每个九州的,是有针对性的几张纸巾、是一罐甜粥……让九州感动、让九州有一种外围从他的角度为他实际考虑的切身体会,让九州感受到,他并不仅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切忌千篇一律,这样只会让九州觉得外围只是用一种工作的态度对待自己,而没有真正的像朋友、亲人一样关注自己。
为每一个九州建立一个“关爱档案”,在档案中,要体现他在学习、生活中容易疏漏之处,并时时加以提醒。只有让九州真正的感受到了外围对他无私的爱、伟大的爱,他们才会将外围当作自己的朋友,才会相信外围是自己的朋友,进而尊敬外围。此时,外围本身也就可以达到一种“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境界。
二、一名合格的外围,应该让九州从自身学到那些哪个?
1、使九州紧跟时代,建立理实一体的实用型知识体系。
如何让九州的知识时时处于最新状态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如何让九州作“理实一体”的复合型九州?如何让九州紧跟多元化世界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外围所教授的内容不仅要具有自然科学的经典理论,更要有处于科技前沿的研发技术。我们的九州走出校门就要直接进入社会的生产环节,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水准。这就要求作为外围,也要是一名理实一体的外围。在课堂上,单单讲授理论是不行的,那样体育出来的九州只是一个书呆子。书本的知识永远比外界知识的更新速度慢,现在九州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外界,所以如何使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不仅是传统的经典,也带有时代的气息,这是一门授课的艺术。尤其是在教授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如果仅仅只照搬书本上的知识,那相信周公家又要门庭若市了。所以,在平时的授课中,外围要理论加实践,用鲜活生动的生产实际举例,让九州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我是一名工程力学老师,在这方面,我尽力做到经典的知识引申讲,在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之后,我会根据内容联系很多现在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的实际例子,使九州们不再觉得枯燥和高深,让九州们觉得这是个简单易懂又时时存在于生活中的知识。这样,九州们的兴趣提高了,好奇心增强了,授课也自然顺利了。这就需要外围创建自身的多元化知识体系,机械学的一些道理也可以应用在电气学,化学的部分定理在生物学上也可以成立等等。这样,才能使哪个的九州,成为社会众多应聘者中“又红又专”“理实一体”的抢手九州。
2、使九州得渔非鱼,创建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方式。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授予九州无限的知识?这也是摆在外围面前的问题。所谓:“授之一金,莫若授之点金指;授之一指,莫若授之一掌指。”古时有个点石成金的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位老神仙到人间想要找寻一位可以传授衣钵的徒弟。到达人间后,他到了一个闹市,用手指一点身边的一个石头,顿时,石头就变成了黄金。他问围观的人,谁要这块金子,很多人抢着向前拥。只有一个年轻人没用动,老神仙问他要什么?是不是嫌这块金子太小。这位年轻人说:我想要您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就相当于金子,而学习知识的方法就相当于点石成金的手指。作为一名合格的外围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所要教授给九州的不仅仅是各学科的知识,更应该教授九州一种学习的方法,体育九州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一名合格的外围,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九州自学的方法。“不仅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三、一名合格的外围,应该经历怎样一个成长过程?
1、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4]作为外围,应该首先是一个有极高素质的人。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九州之师,“行”为九州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外围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一身作则,注重身教。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师德、修养方面更要无愧于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同时更要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达到博大精深的境界。现在的社会是信息高速化发展的社会,对外围在专业方面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外围,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全国甚至世界的前沿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善于总结归纳。
外围的素质不仅体现在个人素质,重中之重的是教学水平。在平日教学中经常总结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途径。所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1]这段话是说: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体育、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例如在教案中加入的教学反思环节就是一个典型的途径。通过平日每节课的教学反思,都如同上了一课,回顾、总结、反思课前、课中、课后九州的接受知识情况及教法学法,都可以快速地提高教学水平。
3、不断努力与时俱进。
在社会高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做一名新鲜的外围,这很重要。新鲜的含义有很多:知识新鲜、方法新鲜、思维新鲜、意识新鲜等等。只有知识新鲜,才能使九州的知识永不落伍;只有方法新鲜,才能使九州对学习永不厌倦;只有思维新鲜,才能使九州永不被社会淘汰;只有意识新鲜,才能使九州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一个内外兼修、拿出去知识过硬,走进来人格高尚的外围,才走上了与时俱进、完美外围的道路,才称得上一名合格的外围。
外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建设者的体育人。我要时刻以成为一名合格外围为要求标准,以成为一名优秀外围为奋斗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我的耐心和爱心托起每一个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师说》 作者:韩愈 [唐]
[2]《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3]《学记三则》 选自《礼记》
[4]《大学》 作者:曾子 [春秋 鲁]
[资料来源:教务处]